云南省之所以简称“滇”是因为古代这里有一个滇国。公元前3世纪初,楚将庄桥率兵来到滇池旁的渡口,聚集自己的部众,自立为国,做了滇中之王,因为紧邻滇池,自号滇国。滇池名称得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滇池位于高原上,湖水从高处流出来好像在倒流一般,似乎颠倒了过来,故名颠池,“滇”就是“颠”转换过来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滇”来自古代一个少数民族,即滇部落,这个部落世代居住在滇池边上,所以周围的地名都带有“滇”字。云南的含义是“彩云之南”或“云岭之南”。史书记载:“汉武云狩年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云岭之南”是根据其地理位置而命名的,《辞海》中说云南就是因为其地处云岭之南而得名。元代,忽必烈曾派军队征服大理国,并正式建立云南行省。
(图为古滇王国的青铜贮贝器,青铜器上的纹饰表现了当时战争、祭祀、歌舞和生产等活动的场景。)
云南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省城昆明因此又别称“春城”。云南省除了动植物资源丰富外,给人最深印象的是少数民族众多,这里生活着26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还有原始而神秘的泸沽湖畔的摩梭族等无不引起人们的好奇。为什么云南有这么多少数民族呢?首先是因为当地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些古代的民族由于交通不便,外来因素影响很小,所以千百年来保持了自身特色。这里古代就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当时各个部族被称为“夷”,统称“西南夷”。汉武帝曾派兵对此地进行征讨,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曾对此地用兵,有七擒孟获的故事。其次,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当时军队中有好多色目人留在了当地,丰富了这里少数民族的种类。“色目人”是蒙古人对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统称。这些民族的后人基本保持了其原先的生活及信仰,所以我们会发现云南和东北及西北虽相隔千里,但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却是极其相似。
文章来源:《地理名胜——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书局出版
【中华之星国学大赛组委会(微信公众号:guoxue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