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数字脊柱平台 让人工智能造福患者
西安市红会医院成立智能数字外科创新培育中心
现代保健报讯(张思靖 记者刘颖艳)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往往需要临床医生凭着对立体解剖结构的想象去判断和操作,而智能与数字技术的直观化、可视化,在术前规划、术中立体解剖视野拓展、手术精准定位、手术标准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即使是高难度复杂的脊柱手术操作也可以变得精准高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损伤,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郝定均教授团队在闫自强院长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市红会医院智能数字外科创新培育中心正式成立,致力于智能与数字骨科创新技术的研究、临床转化与培训推广。这一中心的建立将为国内脊柱数字化研究和发展搭建平台,致力于让人工智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智能数字技术助力骨科腾飞
成立于2021年6月的西安市红会医院智能数字外科创新培育中心,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全体职工和研究人员从事智能数字仿生研究和临床转化的科研平台。通过中心科技创新实现脊柱外科全流程智能数字化手术操作系统、培训教育系统以及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平台落地、应用,加速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脊柱外科临床诊疗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能力和范围,促进医院在智能医学领域“医教研”全面发展为国内智能数字仿生研究的创新者和领跑者。
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退变与肿瘤科单乐群主任介绍,创新培育中心积极组建高水平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科研人员6名,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研究室和西安交通大学及附属医院共享科研仪器设备,重点进行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普教育工作,立足西安、服务大西北、引领全国。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临床转化的重视,研究室将加大发展力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推动全院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全院的智能数字仿生研究发展做出贡献。
不断创新 迎接挑战 追求卓越
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郝定均院长介绍,可视化技术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帮助医生三维立体直观地判断,病情一目了然,手术更加精准,从而大大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创伤,极大地推动脊柱外科的数字化水平和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新成立的智能数字外科创新培育中心的核心功能有:
(1)全流程智能数字化手术操作系统创新平台:学科专家牵头借助创新培育中心技术支持保障,对脊柱外科进行手术计划、术中影像参考、手术导航、机器辅助等全流程智能数字化手术操作系统创新研发,实现专科手术的可预见性、可视性、精准性,全面提升专科专病手术质量、效率和安全,并形成标准化数字术式操作进行专科培训及推广应用。
(2)区域骨科专科医联体5G智慧医疗服务平台:通过医院创新培育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医院骨科共同进行骨科尤其是脊柱外科学术价值创新,放大中心对骨科专科学术智能数字技术发展价值,并通过5G网络优势提升地区骨科专科医联体临床服务质量、能力和范围,全面促进地区智慧医疗智能医学的发展。
(3)全流程数字化临床教育培训系统:借助中心高级临床影像系统、混合现实全息模拟操作系统等智能数字技术支持,实现骨科专科临床疾病教学到专科手术操作培训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途径等全流程数字化,缩短医生骨科技能发展成长周期,加速骨科医生掌握智能数字技术赋能临床诊疗、学术科研。
(4)医工结合智能数字耗材创新发展:在国家集采政策改革、鼓励科技创新趋势下,构建医工结合创新平台,能有机会主动参与器械设备与耗材的创新研究,不断完善现有产品、扩大服务人群,研发创新性产品,获得持续性产品竞争力和未来临床服务能力。
原标题:《搭建数字脊柱平台 让人工智能造福患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