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国足客场对阵印尼的比赛,成了球迷们不愿回忆的“噩梦”。这场比赛意义太关键了——赢了,还能攥着最后一点进军世界杯的希望;要是平了或者输了,那就彻底和世界杯说再见。球员们在场上确实拼到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球衣,但结果还是0:1落败,彻底断了念想。
要说这场输球的“导火索”,教练伊万的排兵布阵绝对脱不了干系。他铁了心要用自己偏爱的中场菱形站位,可这套战术一摆出来,中场直接“乱了套”。印尼队抓住机会打反击,一个点球就敲开了国足的大门。战术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执教思路,但真正厉害的教练,哪个不是根据球员特点、对手情况灵活调整阵容?哪有像伊万这样,一套阵容用到黑的道理?
其实早有人提醒过伊万。国内不少懂球的专家、评论员,还有范志毅、黄健翔这些足球圈的“老炮儿”,都不止一次说过,菱形站位根本不适合现在的国足。咱们球员的技术特点、比赛习惯,和这套战术完全“水土不服”。大家平时踢惯了42阵型,突然换打法,就像开惯了手动挡的司机,突然让他开自动挡,能不出错吗?而且这个问题在之前的预选赛里就反复出现,可伊万愣是听不进去劝。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当初为什么会选伊万当教练?又为什么放任他固执己见?等伊万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烂摊子谁来收拾?要是只把责任全推给伊万,不深挖背后的选人机制、队伍管理问题,那以后换个新教练,说不定还会犯同样的错。国足这些年交的“学费”还少吗?青年队、国家队之间怎么衔接,教练如何根据球员特点制定战术,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足球恐怕还得在原地打转。这次输球的“锅”,真得好好理清楚,别再让同样的悲剧重演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